扫一扫,关注我们

项目案例
首页>获奖项目>佛山市高明区阮涌村古村落保护与开发规划

佛山市高明区阮涌村古村落保护与开发规划

项目地点: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
编制时间:
2011-12-31
委托单位:
设计团队:
|
获奖情况:
2014 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CAUPD 杯”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三等奖、2013 年度广东省优秀PP电子一等奖、第二届(2014 年度)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图片展示

1 / 20

项目简介

■ 项目概况

阮涌古村落规划以打造“最具时代活力的岭南特色民居”为目标,以“保护中求发展,发展中促保护”为理念,尊重阮涌村发展的历史,从阮涌村古村落特点出发,凸显风貌的完整性、生活的延续性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性,充分挖掘阮涌历史文化的深度和广度,在保护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以旅游发展为手段,促进古村落可持续地发展;同时,加强阮涌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提升人居环境品质。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突出岭南特色的营造:

⒈建筑
对阮涌村文物古迹的保护,重点保护阮北坊“八大家“、阮西坊民居群和大夫区公祠等岭南民居建筑和祠堂。

⒉水系
恢复岭南水乡布局,疏通环村水系,重现“金带环抱“的水系格局。

⒊环境
配合阮涌村”古八景”中的“东社榕荫”、“西园红荔”,种植岭南本地植被,丰富岭南环境特色。

⒋街巷
恢复村内青石板街巷铺装,并将石材运用到街巷景观小品中,打造和谐统一的古村街巷环境。

■ 项目特点

⒈从活化保护的角度,提取岭南特色格局、文物古迹等要素,协调保护与开发步伐,促进古村落可持续发展

深入调研阮涌村的岭南水乡格局,对文物单位、古围墙、牌坊等要素,逐一登记编号,并对古村落的人文传统、村落肌理、风貌等进行全面梳理,提取文物古建等核心保护要素;重点活化保护文物古迹,通过修补植入的手法,明确古村落内部保护、保留、改善、整修、翻建、拆除六类建筑形式,通过提取文物古建等核心保护要素,保护古村落的精髓和神韵。规划将阮北坊“八大家”和大夫区公祠的保护联系起来,配合建设摆渡码头、戏台、商业街、游客中心,着重整合巷道空间,重现古时的青石板路景象;阮西坊则侧重岭南民居风貌的营造,突出村庄建筑肌理恢复与环境品质的提升,并培育新的功能;此外,规划以原有阮涌八景为基础,通过对环境整治和氛围烘托,逐步营造恢复“双桥晚钓、东社榕荫、阮水环潮”等阮涌新八景,增强古村落对岭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⒉结合西江新城开发建设,为岭南古村注入新的活力,并通过古村落的保护,为西江新城增添人文氛气氛

规划将古村落的保护与西江新城建设紧密结合,将阮涌古村落作为西江新城中部重要旅游节点,与古椰贝丘、生态公园等旅游点相串联,加强对外宣传并推广岭南文化,为阮涌古村落增添人气,还为西江新城营造文化氛围,满足西江新城的商业文化需求。

结合现代旅游发展,将部分民宅改造为游客中心、手工艺展示馆、创意工作室等复合功能建筑,引入休闲商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功能,打造岭南主题文化商业休闲区;利用古村落的历史文化底蕴,选择古私塾作为阮涌村历史展览馆,并结合阮涌村“高明第一望族”美誉,以文人墨客、景观风貌来命名各个街巷,如:文魁巷、榕荫巷等,并延伸至西江新城城市道路,为西江新城营造文化环境氛围。

⒊采取修补植入手法,恢复古村肌理与空间形态,抽取提炼岭南文化符号,营造岭南特色氛围

规划在保护的基础上对古村的重要地段做出详细设计,采用修补植入的手法,恢复古村肌理与空间形态:结合古村落空间环境特点与村民的行为习惯,对街巷空间保护、建筑高度的控制、市政设施改善三方面进行整体风貌的保护;规划设计小型绿地、广场等开放空间体系,通过树木植栽的精心配置和内部水系的生态整治,提升古村落整体环境;同时,规划在非物质文化、岭南园林、岭南建筑等三方面提炼具有岭南特色符号,设计运用在新建建筑、环境小品、城市家具等古村落的各个角落,营造岭南特色氛围。

⒋通过划定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风貌协调区三级保护范围,并采取多模式融合的滚动式开发,使阮涌古村落核心保护区的传统岭南风貌特色和历史建筑得到有效保护。
收藏
附件下载